INFORMATION解決方案
學校食堂快檢方案
2022-03-10 10:54:27 | 來自:山東九拓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| 瀏覽次數:563
一、 概述
學校食堂歷來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領域,也是監管難點,社會關注度高,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,保證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,針對學校食堂的特殊性,結合本市實際,特制定xx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檢測與監管信息平臺建設解決方案。
二、 建設目標
一是全面監測學校食堂食品及原料。學校食堂人員對食堂采購的米、面、油、肉、蔬菜、奶等主要食材進行快速檢測,同步上傳檢測數據,發現非法添加、農殘、獸殘等高風險問題,及時預警,預防系統風險,并負責上傳主要食材采購索證索票情況,記錄采購批次和數量及出入庫記錄。
二是實現學校食堂監管的信息化。區局監管人員將學校食堂基本情況、日常檢查情況及時錄入上傳至監管平臺。區局監管人員上傳餐飲服務環節其他監管情況。
三是動態管理,防范風險。市局管理人員對上傳檢測數據、影像資料、監管信息定期查看分析,及時研判學校食堂安全風險,并組織開展針對性監督抽檢和其他監管措施,確保學校食堂安全。同時可以利用監管平臺下傳推送監管文件,進行風險預警。
三、 實施單位
1.市教育局局向轄區內學校食堂積極宣傳監管平臺建設工作,鼓勵學校食堂主動參與,對轄區內符合要求的學校食堂進行全面考察,綜合評估,督促學校市場正常使用食品安全檢測設備,并及時上傳檢測數據。
2.學校負責提供基礎設施、檢測人員并完成檢測任務。準備至少一間專門檢測室,面積在10-20m2,內置辦公桌、電腦、網絡接口及水源,確保能夠完成食品檢測及上報工作,配備檢測人員,參加技術培訓,負責食品快速檢測工作,對學校食堂的食品及原料按時進行檢測,完成檢測任務及臺賬錄入。
四、 建設方案
1.食品安全檢測信息化監管平臺
本系統通過網絡實現實時監督和控制,集監測設備、數據網絡傳輸、數據匯總、統計分析等功能于一體,實現食品安全的網絡化監管,提高監管工作的實效性和準確性,為食品安全添加一道安全保障。
2.檢測對象:
糧、油、米面及制品、蔬菜、水果、醬腌菜(泡菜)、肉及肉制品、茶葉、調味品、米豆面制品、水產品、飲料等。
各類食品中主要的食品安全隱患及檢測項目:
食品類別 | 主要安全問題及檢測項目 |
糧食 | 農藥、鼠藥、陳化糧、砷、鉛、鎘、汞、亞硝酸鹽、硼酸鹽、水溶性非食用色素、黃曲霉毒素B1 |
食用油脂 | 酸價、過氧化值、礦物油、桐油、大麻油、巴豆油、黃曲霉毒素B1 |
肉與肉制品 | 肉類鮮度、病害肉、注水肉、瘦肉精、萊克多巴胺、亞硝酸鹽、色素、細菌總數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水產品及水產制品 | 甲醛、雙氧水、砷、汞、孔雀石綠 |
乳與乳制品 | 新鮮度、蛋白質含量、亞硝酸鹽、硝酸鹽、農藥殘毒、砷、堿性物質、硼酸鹽、甲醛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細菌總數、堿性物質、淀粉和麥芽糊精、尿素、三聚氰胺 |
蛋與蛋制品 | 雞蛋鮮度、亞硝酸鹽、細菌總數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、鉛 |
面粉、米粉及糕點類食品 | 鋁、吊白塊、二氧化硫、硼酸鹽、亞硝酸鹽、砷、黃曲霉毒素B1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豆類及制品 | 生熟豆漿或生熟豆粉、二氧化硫、鉛、砷、黃曲霉毒素B1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酒類 | 白酒中甲醇、果酒中色素、果酒中二氧化硫 |
飲料與冷飲 | 電導率、水溶性非食用色素、亞硝酸鹽、茶多酚、糖精鈉、苯甲酸鈉、甜蜜素、砷、細菌總數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罐頭食品 | 亞硝酸鹽、非食用色素、砷、汞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食糖 | 二氧化硫、水溶性非食用色素、砷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蜂蜜 | 酸度、淀粉和糊精、果糖和葡萄糖、蔗糖摻假、飴糖 |
調味品 | 食鹽中亞硝酸鹽、食鹽中碘、食醋中游離礦酸、食醋總酸、醬油總酸、醬油氨基酸態氮、味精中谷氨酸鈉、非食用色素、砷、汞、黃曲霉毒素B1 |
膨化食品和方便面食 | 二氧化硫、吊白塊、甲醛、酸價、過氧化值、亞硝酸鹽、黃曲霉毒素B1、細菌總數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 |
蔬菜和水果 | 農藥殘毒、亞硝酸鹽、硝酸鹽、砷、二氧化硫 |
食品生產加工環節 | 熟食加工器具或餐飲器具潔凈度、食品加工消毒間消毒燈、消毒液有效氯濃度、食品中心溫度、煎炸油溫度、食品運輸、儲存環境溫度 |
食品加工用水 | 濁度、砷、汞、鎘、鉛、鉻、氨氮、硝酸鹽氮、亞硝酸鹽氮、余氯、總余氯、二氧化氯、大腸菌群 |